医生介绍
医生介绍 |
随着暑假的来临,“神兽”们终于出笼了。他们倒是高兴了,没有了老师的约束,算是彻底放开了,或在家中,上蹿下跳,或在游乐场,蹦蹦跳跳,或在武术馆,踢踢打打;一不小心就摔个扑爬,手拐拐就肿起来了。老一辈有“经验”,他们会说“触到气”或者“脱了臼”,“捏两下”就好了。就没有再正规处理,于是,可能就有了下面的情况。
肘外翻
肘内翻
在这里,骨伤科医师悄悄地告诉你,娃儿摔一下“手拐拐”肿了,真的没有那么简单,甚至“照片子”都不靠谱,要经过专业的医生进行综合的判断,必要时还要做关节造影、CT或者核磁共振等检查才能确定!
1岁小孩肘部摄片肘部软骨结构不能显影
11岁女孩肘部摄片,基本能够辨认肘部所有结构
许多家长就说了:“你们医生是不是在贩卖焦虑哦,仗着我们不懂,我**家的孩子,手拐拐痛,喊一个“接骨老师”捏一下就好了,根本就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不着急喷,嗑着瓜子,听我慢慢摆。
小孩子手拐拐痛了,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肱骨远端骨折。家长们又说了“那么多专业名词,我看都看不懂,还不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还真不是,到底是哪种情况,您自己也可以辨别哦,下面我悄悄地告诉您,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哦:
“桡骨头半脱位”也就是老一辈们说的“脱臼”,这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孩,往往有个起因,要么是小孩在地上,家长提着手往上拉,要么是穿衣服的时候,家长拉着手往外逮,细心的家长,可以听到“咔哒”一声,然后小孩子就开始哭闹了,那只手就掉下来,抬不起来了,到医院后,“老师们摸一下”就好了。这里医生都给您准备好了关键词:“5岁以下,拉扯,手抬不起来”,您记住了吗?
桡骨头半脱位示意图
轻微“软组织损伤”也就是老一辈们常说的“触到气”。但儿童“肘关节附近软组织损伤”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这是因为肘关节周围的韧带和关节囊的机械强度是骨骺的2-5倍,关节囊韧带还没有损伤,骨骺就已经损伤了。打个比方,一根筷子和2根甚至5根筷子,同样的外力,哪一个更容易断?所以说,小盆友,尤其是青春期前的小盆友,摔倒了,手拐拐肿起来了,痛得不得了,一定不要想着是简单的“触到气”哦,更多的可能是骨折!
肘关节周围骨折是最常见的肘关节损伤,由于肘部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再加上小孩子这块有骨骺存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区域,差不多相当于树苗的根部,因而这块损伤诊治不当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也是漏诊和误诊的高发区域。家长们也可以简单的鉴别一下是不是骨折,您牢记这几个关键词:“甩一下(记住不是拉一下哦),手拐拐肿起来了,小孩子喊痛,手动一下就哭”。
接下来医生就给您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一块常见的骨折
最常见的就是肱骨髁上骨折,也就是手拐拐上面一点点横着断了,这种骨折占小孩子肘部损伤的一半以上,多见于3-10岁的小孩,尤其多发生于非优势手(也就是平时不怎么用的那只手,多为左手)。这种骨折早期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则为缺血性挛缩,也就是由于手臂严重缺血,引起肌肉坏死或挛缩,再加上神经的一些损伤,出现了神经部分瘫痪,导致手臂严重残废。如果固定不稳定,晚期由于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肘内(外)翻畸形,难看得很,甚至还影响手臂的功能,需要手术矫形。所以啊,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孩子肘部严重的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处理不当导致的缺血性挛缩,患者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收、掌指关节半伸直和指间关节屈曲,手部功能明显受限
接下来该给您介绍另外两种比较常见的肘部骨折了,他们分别是肱骨外髁骨折和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是横着断,这两种骨折是斜着断,而且这两个地方都是手臂肌肉附着的地方,因为肌肉的拉扯,容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再加上这一块的骨折都属于骨骺损伤,处理不当会出现骨骺异常发育,最终导致肘内或者外翻畸形,严重的可能影响到尺神经,导致尺神经麻痹,影响手手的功能哦。
肱骨外髁骨折示意图
肱骨内上髁骨折示意图
尺神经损伤所致的爪形手
家长们说了,您说这么多,看得人头昏脑胀的,我怎么搞得懂吗?您不要怕,只要小孩子摔到了手拐拐,肿起来了,痛得严重,您带到中医院骨二科(住院部七楼)来,我们有专业的医生团队为您服务,解您后顾之忧。
骨伤科脊柱上肢病区简介
荣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脊柱上肢病区,主要致力于脊柱创伤、颈椎病、腰椎病、腰腿疼痛、上肢创伤、各种慢性肩肘关节疼痛、慢性创面等疾病的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老年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治疗、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等技术领域独具特色。
科室地址
河西院区住院楼7楼
咨询电话
5998120转骨伤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