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医生介绍 |
在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到来之际,让小编带您走进中国传统医药的世界,共同感受中医药魅力。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为人类健康有着卓越的贡献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学名家灿若星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中医药财富,看看保温杯里的枸杞煲汤的党参和黄芪其实中医药并不遥远,它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里。
(图片来源新华网)
5种病适合看中医
1.过敏性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停药后容易反复。
中医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2.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疾病也是一门强项。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3.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4.呼吸道疾病
西医对治疗感冒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如果是细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
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另外,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5.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
看中医前有5个“不要”
1.不要化妆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2.勿吃易染舌苔的食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3.勿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
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4.不做剧烈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5.勿用旧处方或他人处方
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患病的原因、时间、地点、表现不同,药都会不同。除非医生允许,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或他人处方。
冬季如何养生?
宜适当锻炼,少大汗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防寒保暖有重点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易刺激血压升高,导致中风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
宜调养精神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神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宜通风换气
冬季天冷, 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应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提神醒脑。
宜饮茶喝粥
营养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绿茶还能防癌抗癌,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更应常饮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不要喝浓茶。
宜适时进补
我国多地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可见饮食疗法非常重要。冬季养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
快来瞧瞧荣县中医医院都有哪些中医专家坐诊?
邹家林
主任中医师
四川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谙熟中医经典,长于诊脉,精于辩证,擅长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内科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对慢性肝、肾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见解,在养生、保健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钟永平
主任中医师(三级岗)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自贡市优秀医学专家,自贡市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自贡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多次到华西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脊柱外科中心等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创伤骨科、矫形骨科及复杂、疑难骨病的诊治。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主持完成的“胫骨交锁钉固定术中髓内钉对胫骨近端切割损伤的影像学、试验及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获自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唐宗权
主任中医师
荣县首届名中医,自贡市中医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荣县优秀医学专家,医院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年,曾多次参加医学专业理论及医院管理知识培训,擅长于内、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恶性肿瘤、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疑难杂症有独到心得。发表学术及管理论文数篇。
谢德高
主任中医师
荣县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擅长于脑病、中医妇科、月经、带下病的诊治。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数篇。
刘国仁
主任中医师
荣县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四川中医药学会外科专委会委员,擅长于皮肤、泌尿、乳腺、痈疽疮疡、褥疮等疾病的诊治。其研制的褥疮散外敷治疗褥疮及慢性皮肤溃疡列为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伍东晓
主任中医师
荣县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出身中医世家,传承发展其父名老中医伍文龙学术思想体系,擅长于中医内、儿科病症的诊治,对脾胃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尤有专长。并擅长于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
龚荣让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曾任荣县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自贡市中医学会理事,荣县中医学会理事,荣县职称评委会姿员筝职务。40多年的医疗、教学工作经验。著有《中医内科机要》、《切脉知要》、《中医急症举隅》,《龚荣让医案医话》、《龚荣让学术论文集》。近期还著有《黄帝内经中的养身理念》《论治法》等文章。
程志远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擅长于中医内科、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戴廷蒲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肺心病等疾病的诊治。
龙瑞兰
主治中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长于妇、儿科疾病诊治,对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
赵元生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荣县名老中医赵文会之子,深得其父真传,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长于中医内科、外科、骨伤科疾病的诊治。
赵利
主治中医师
医学学士 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师承名老中医徐光中、龙瑞兰,长于中医药防治不孕不育症、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多种妇科疾病;阳痿、早泄、少弱精症等男科疾病。
专家坐诊详情见公众号定期推送的坐诊信息